舟自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黄易天地xhytd.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浪清歌随着大哥在京都呆了一段日子,也机缘巧合得李父一位故交同僚的青眼。这位同僚朝中势力不错,又是文坛地位崇高之人,这让浪清歌能在京都几处有名的藏书楼随意进出,阅尽天下藏书。
浪清歌第一次,正式的去研究,三教的起源,发展,和本质。
比起苦境三教来源不明,浪清歌穿越世界的儒释道有着非常清晰的源头和发展过程。
这个世界的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长期为统治阶层意识形态存在,在中原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周边各个地区,它的发展来自与统治阶级的扶持和垄断,但是同时,浪清歌将破旧不堪的书简小心收藏好,心中无奈。同时为了统治目的,儒教本质在一代代帝皇的扶持下,早就脱离了最古早的意义。
儒之起源是“术”,通天地之人曰儒。“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且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本也没什么特别的指导教义,仅仅是一群人的统称。因最初的起源来自于礼乐,后孔子整理学说,开创儒学之时也同样将礼定为首要之事。
但是礼重要的是意义在于防止礼乐崩坏,道德沦丧。而儒学最根本的核心教义是“仁”。
但与人为善,教化万民的‘仁’教被独尊儒术完全曲解了。
只因为儒教是当世所有思想流派之中,攻击性和兼收包容性最强的流派。所以,曲解,掺杂私义,强调礼的束缚,仁的顺从,儒教渐渐被改造成为了统治者驾驭万民思想的利器。
道需出世,佛需超脱,再加上道的孤高无为,释的固守排外,反而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俩教教义的核心思想。
读书读的太多,果然痛苦。
浪清歌叹了口气。
只有他一个人看透的吗?绝对不是,儒生之中聪明人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无人提及此事,放任了这种情况,因为儒生多士,他们也是受益人。
更何况,一个人的力量想要抵抗一个王朝,一个阶级,太难了。
浪清歌离开了藏书楼,面无表情的思考着。
而且,就算他学问再好,对于现在的境遇也没什么帮助。
庙堂亦是江湖。
派系斗争,党羽护拥,有只为私利阴谋陷害者,也有一心为公按礼法行事者,庙堂的争斗与江湖有何不同?
李父有同僚旧友,自然也有政敌仇家。不然,怎会早早就辞官归故里?真是因礼制?
李父辞官的确是因李家爷爷去世,但是后来不出仕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李卓风任职翰林编修,一直被刁难,这位置坐的很是辛苦。
浪清歌有那么一两次都快忍不住,拿起剑就要去做个快意恩仇的江湖大侠了。
被李卓风一巴掌给拍回去了。
“愚蠢。”
李卓风恨铁不成钢:“刺杀朝中要员,纵然你武功天下第一,敌得过军队万人嘛?更何况你个三脚猫的功夫。陛下对江湖本就监管甚严,锦衣卫甚至设立专门司衙,掌管江湖情报。你这个胆子,给我收一收。”
敌万人?浪清歌仔细思考若是自己拼着身体损耗,使出九阳剑诀,能杀多少人,他短时间内九阳剑诀修炼不可能高深,后面几招可能用不出来,但五阳燎原绝对没问题,再配合术法和地形,万人敌应该是没问题的。
李卓风见自家小弟一脸严肃认真的思考自己能杀多少人,终究还是忍不住手痒,拿教尺抽了一顿。
最后感叹,难道,自小聪明乖巧,严谨好学的小弟,叛逆期来了吗?
脑子一热,盘算着开杀戒的浪清歌被李卓风一顿教尺给抽醒了,最后一脸我错了的表情,听李卓风教育了俩个时辰。
李卓风虽然口中说浪清歌蠢,自己对于现在的情况却没有多少好办法。
有时候,一力降十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