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黄易天地xhytd.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路修好后,葛春妮总感觉“竹林路”太过直白,便在悬挂路标的墙体下面,又挂了块写有“竹坞街”三个字的金属板子。“竹坞”二字,既取源于街道实景,更是从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里借意——“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牌子是葛春妮从自家厂子里拿的废锌版,剪成合适尺寸,用水粉笔蘸了红漆写的,一如她的钢笔字,十分努力,却总是差强人意。
二姐葛夏妮只一眼,便知道出自葛春妮之手,薅着她的衣襟将她扭送到街道,说要以“破坏公共财物罪”法办葛春妮。葛夏妮原本想薅葛春妮衣领的,因为矮了她一头,只好换了目标。
街道主任牛大妈满口答应,当着她的面取下了那块锌皮板。
几天后,“竹林路”的牌子却不翼而飞了,取而代之的是“竹坞街”的官制路标牌。葛夏妮气呼呼地找到街道办,指责他们得了集体性势利眼,说葛春妮不就考上了个一中嘛,有什么了不起!
牛大妈一面说“是啊,这条街几年就考上了一个一中,有什么了不起的”打发了葛夏妮,然后用大喇叭昭告全街居民——经研究和各方征求意见,一致认为“竹坞街”的名字好,已上报地名办,大家的通信地址以后要改成“竹坞街”……
葛家在竹坞街的尽头,由三座南北方向的院落构成,院和院之间有过道相通。
“春妮,你家到底有多少间房子啊?”自行车停在葛家南院大门外后,庞新枝问。
“每座五间、三层,中间的院子被过道占去一间多,三楼有一间是电梯,还有露台也占有……算了,我都没有数清过。”
因离家里的工厂不远,葛春妮的父母在南院也设了个办公室。
葛春妮拉着庞新枝进了南院大门后,想蹑手蹑脚溜进北院,却见父亲被两个穿灰色制服、戴大盖帽的人从办公室里带了出来。
虽没有戴手铐,但明显就是押解犯人的模式。
母亲林竹玉紧跟在后面。
“爸——”
葛春妮惊叫一声朝葛国贞跑去,紧紧地拉住了他的胳膊。
“叔叔你们要把我爸带去哪里啊?”她焦急地问,眼眶湿了,瓷白细腻的脸蛋胀的通红。
“没事的春妮,我没事的……”父亲安慰她。
葛春妮却攥着父亲不愿意松手。怎么可能没事?这些人随便吐口唾沫,落到他们身上就是一场瓢泼大雨。
外部矛盾暂时化解了内部矛盾,林竹玉此刻顾不上收拾让她丢了脸面的葛春妮,央求两个灰制服:“小张小赵,老葛和你们可是朋友啊,他带那些电子表不是倒卖的,就是送朋友,而且谁也还没送……”
“嫂子,我们是接到举报才来的。至于那些电子表是不是卖的,我们会调查清楚的,现在得麻烦葛老板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其中一个灰制服态度温和地说。
林竹玉和葛春妮却从那种温和中看到了白森森的獠牙。
“我爸真的没有卖,就是送了一块给我同学,不信我可以把刘向阳叫来,你们当面问问他。”
葛家名下有印务公司、扑克厂、制扇厂,因此工商、税务、文化等主管婆婆众多,摊派订阅的报纸多达十来份。葛家人从那些报纸上多次看到因“投机倒把”被处罚和判刑的,去年上海首富吴某明还因投机倒把被判了死刑呢……这些要是落到葛国贞头上,葛家的天就塌了。
“你个死妮子,都怪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