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转载请注明来源:新黄易天地xhytd.cc
王家没有任何出众的人才,将门早就把他们开除了,哪里还会崛起
“公孙先生,你看看这个吧”
包拯抽出一份公文,送到了公孙策的面前原来王宁安上书辞官,一番道理,说得赵祯十分感叹,他除了按照王宁安的要求,批注三国之外,还亲自赐下了御笔世代忠良
别小看这四个字,金灿灿,亮堂堂,等于是皇帝陛下承认了王家的功绩,世代忠良,可不只是王宁安一个,包括他的祖父,还有老祖宗王贵将军。
皇帝亲自认可,给了王家挤入将门的入场券。当然王家根基几乎没有,眼下也没人当官,可是随着王家父子官职越来越高,这四个字的分量就越来越重。
这一点包拯一点不怀疑,因为王良璟已经得到了第一个正式职位马军都头
王宁安辞了儒林郎,有礼有节,赵祯没有继续辞官,皇帝陛下也觉得仅仅因为写了一部小说就给了官职,实在是荒唐。
不过王良璟的功劳是实打实的,他俘虏了崔钟,又参与捣毁野狼谷,功劳不小,其实给个指挥使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奈何王良璟刚刚投军,就骤然提拔到高位,有揠苗助长的嫌疑。
因此只给了马军都头,从属于朱通的威字营,威字营名义上一共有五个都头,每个都头治下有差不多一百人,不过由于空饷严重,每一都最多只有五六十人而已。
“恭喜老爹,正式成为朝廷的军官了。”
王宁安嬉皮笑脸道。
王良璟哼了一声,“不过是无品无极的芝麻绿豆官而已,别忘了那个朱通还是你爹的上司呢”王良璟说得苦大仇深,可眉宇之间,难掩得意之色,他不是在乎自己的官职,而是赵祯的御笔
“宁安,赶在年前,去祠堂见见历代先人吧,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第52章如何抱大腿
黑漆漆的大门缓缓推开,王家男丁六人,在王良璟的率领之下,跪在历代先祖的灵位前面,正中间是淄州刺史王贵,两旁是王贵的两个儿子王文晟和王文昱,王文晟无子,王文昱有一子名为王修文,也就是王良璟的父亲,王宁安的祖父。
三代先人的灵位在上,二伯王良珣也死了,不过王老太太已经把他逐出了家门,祠堂自然没有他的灵位。
王良璟这一辈最年长的是大伯王良珪,奈何老四一房气势如虹,更是挣来了皇帝御笔,祭祀仪式只有交给王良璟主持,王良珪只能同小辈儿一起,跪在后面,默默盯着赵祯的御笔,眼睛滴溜溜乱转,不知道想些什么。
王良璟无暇顾及大哥想什么,他满心悲痛,跪在先人面前,放声大哭。
“后辈子孙不孝,以致家道中落,难以维系,几乎分家,所幸子孙知耻后勇,终于名动天下,陛下赐下御笔手书,褒奖王家。老祖战死疆场一甲子,父亲为国捐躯,今日终于有了回报,陛下知道了,天下人都知道了”
王良璟哭诉着,献上七牲祭品,又亲自领着所有男丁洒扫祠堂,焕然一新,然后才把赵祯的御笔抬到了祠堂,高高挂起。
赵祯的学问不差,一手漂亮的飞白,气势磅礴,赏心悦目。
御笔在上,原本略显寒酸的祠堂啥时间变得迥然不同。
王良璟又是好一阵哭泣,才率领着大家伙退了出来,为了庆祝皇帝赐下御笔,王家摆了流水席,宴请乡亲父老,吴大叔两口子,梁大刚,还要张铁锤,一众部曲,还有向好几个,都赶了过来,负责做菜。
一碗碗分量十足的炖菜,透着诱人的香气,引得大家口水长流。
就连身体不怎么好的王老太太都亲自出来,喝了三杯酒。老太太真是想不到,闷葫芦一般的老四,还有皮猴子王宁安,几个月的功夫,就能惊动陛下,赐下御笔。
世代忠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