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缓缓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黄易天地xhytd.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八月初五,正是时卿这辈子的生辰。
晨起,用过一碗阿娘亲手做的长寿面,闻二爷便迫不及待地领着两个孩子来到了京城中最大的戏楼—弦月阁。
一路上,透过碧青色的帘幕,两只同样乌溜溜的大眼睛不时往外间张望着。
清晨,街道两侧正是热闹的时候,沿街各式各样的早食铺子蒸腾着白汽,煎白肠,羊肉杂碎,蒸饼,酥蜜食,香糖果子,空气中满是茶酒蜜糕的香味,不时有带着果绿头巾的货郎推着满是耍物的小车沿街叫卖,亦有提着花篮的小姑娘笑嘻嘻地来往于行人之间,兜售着晨早还带着雨露新鲜花朵。
大越建朝至今不足两百年,延续了前唐较为开放的风气,城街却并不似大唐那般规整,坊市分离,街道笔直如削。这里沿河设市,临街开铺,斜巷随处可见,一派热闹之景,风貌民俗倒是与他前世的宋朝颇有相似。
隔着帘幕,时卿看得津津有味,倒是叫一旁的闻二爷忍不住反思,日后是不是该多带孩子出来转转。
不大会儿功夫,马车便驶入了一座足有三层来高的小楼前。
因为要外出的缘故,今日时卿穿着颇为正式,一袭靛蓝色织锦莲花纹交领直裰,腰间系海棠水晶绦环,头戴同色方巾,端得一副唇红齿白的富贵小公子模样,与时卿相似打扮的还有一旁的明宜,毕竟戏楼这种地方,一个姑娘家到底有些妨碍。
可若将大女儿落在家里,闻仲淮却是不乐意得,宜姐儿眼瞅着愈发大了,日后能自在出来的机会只会越发少了。
下了马车,闻仲淮一左一右各牵着一个俊秀小童,父子三人本就生就一副好相貌,今日穿着又格外相似,连戏楼外迎客的门人都不免多瞧了几眼。
因着今日带着儿女,闻二爷特意废了不少关系方才定下了二楼的雅间,视野极佳,往下便是一座巨大的莲花型露天大戏台。
不多时便有咿咿呀呀唱调传来,夹杂着周围喝彩声连连。
弦月阁虽说是戏楼,内里却是花样极多,杂耍,滑稽戏,杂剧,傀儡戏等等花样繁多,这会儿台上正上演的最近时兴的热门杂剧《打花鼓》。
讲述的是,夫妻二人以打花鼓为生,历尽艰难。一日,一富豪公子唤至家中唱堂会,见花鼓妻貌美,便上前调戏,夫妻二人用巧计与该公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只见台上一净一末,头戴诨裹,或唱或诉,言语幽默,唱腔娴熟,夹杂着各种夸张诙谐的动作,高潮时引的台下喝彩声不断。
楼上,小明宜早看得目不转睛,透着看台,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剧台,连原本以为会兴致缺缺的时卿都不由看入了迷。
现代影剧行业发达,情节上确实更加丰富,然而这般原汁原味的唱腔,嬉笑怒骂地作态,明明是简单的故事却别有一番趣味。
或许只有文娱不发达的古代,年轻人才会更容易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吧。伴随着咿咿呀呀的曲调,时卿恢复记忆后略有些浮躁的心态也逐渐沉了下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智慧,万不依仗经历生出傲慢之心。
时卿心下默默告诫自己。
一旁的闻二爷嘿嘿一笑,宽大的袖口不自觉将一双儿女往身前揽了揽,坚定了日后要多带两只小的出来的想法。
一曲结束,众看官尚且回不过神儿来,包括房间内的眼巴巴的两小只,不过很快,刚落下不久的帷幕便再次揭开。
这次却是正儿八经的戏曲。然而在在台上之人转身的那一刻,时卿突然听到身后自家阿爹倒吸了一口凉气。
“阿爹?”
时卿不由有些疑惑地转头,刚想问问自家阿爹出了什么,便听到隔壁雅间突然传来一个年轻人满是惊异的呼声:
“咦,这人怎么这么像景乡伯府的袁三郎?”
“什么叫像,这分明就是啊!”隔间,又有一年轻男子高声道,好似生怕人听不见似的,还特意啧了两声:
“怪不得我刚才见那袁老三鬼鬼祟祟,分明见了人也不打招呼,跑的比谁都快!感情人家不是来听戏地,而是来唱戏地!”
说话间,隔间又是一阵哄笑之声。
瞧着自家阿爹一副震惊过头的脸色,看来上头当真是那位袁三郎了,时卿也不由愣了。
伯府公子,唱戏?还不是私下跟友人玩玩儿那种,这是真登台去唱啊!
倒不是他对戏子有什么看法,可这可是古代啊!
时卿一张小脸上满是怀疑人生,回头却见自家阿爹脸色越发沉了下来。
时卿:“……”
确认了人,台下更是轰动了起来:
“我的老天爷啊,景乡伯府再怎么也不至于破落到这种地步吧!”
“便是庶出,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公子哥儿,这袁家这是脸也不要的!逼得自家哥儿出来唱戏?”
“什么伯府,连子爵都算不上的破落户罢了,不过也不定是被人逼得,说不地人家就爱这口儿呢!”
隔间那人哈哈一笑,似是刚想说什么,却被身边人立马拉住了,紧接着一个略具厉色的声音传来,止住了对方明显呼之欲出的侮辱之言:
“闭嘴,你不要命了,别忘了那位之前可是………”
可是什么?那位是哪位?
时卿特意扎着耳朵,可惜这会儿已经什么都听不到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