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九阳神功
张翠山的失踪最后只知道是被明教金毛狮王谢逊给抓走带出海了,至于生死,则无人得知。二师兄和四师兄未寻得人回来,却心中不甘,时常至海滨探查,总希望能有一次奇迹发生。
三弟子瘫痪在床,五弟子又失踪,张三丰心中悲痛却并不如常人一般沉溺于悲伤,比绝大多数人都漫长的生命,比绝大多数人都丰富的经历,让张三丰有了一颗坚韧而强大的心。
浪清歌很佩服张三丰。
浪清歌穿越几次,活着的时间要比张三丰久,但若是比心境,却相差太多。强大不只在于武功高低,心的强大和坚定才是真正强者。
俞岱岩遭逢厄运,瘫痪在床,本人难以接受打击,心情很是低落,天下名医不知请了多少,都说无法医治,连他自己也知道希望渺茫,口中不说,心里却下意识的放弃了。
但张三丰并未放弃。
“武当九阳功为师早已传授于你,你虽是手脚筋脉受损,骨骼不支,但并不影响内功修炼,我不曾放弃你,你自己亦不可放弃自己!!!这天下总会有名医能够医治于你。”
也许是师傅的鼓励和期盼,师兄弟们的关心和爱护,俞岱岩渐渐也走出了沮丧和心灰意冷,不再了无生气。
浪清歌在八岁时,正式出家,成为了张三丰八名俗家弟子之中,第一位真正的道士。
是的,武当七子皆为俗家弟子,并未真正出家为道,故而方能娶妻生子。
张三丰本人虽然是真正的道士,但却并不要求弟子与他一般,甚至挺赞同弟子成家立业,家庭美满。可惜,除了大弟子娶了妻,竟然只有六弟子在他安排下定了亲。二弟子醉心武学,三弟子不提也罢,四弟子眼光太高,五弟子原本相貌堂堂,一身本领,不愁没媳妇,现在人却失踪了,而莫声谷年级太小,尚带孩子气。而现在最小的徒弟竟然真随着他出了家,彻底绝了他抱徒孙的期望。
浪清歌给自己取了个道号,名曰清歌。众人倒是见怪不怪,张三丰也纵容着。其实平日里师傅和师兄们都称张希夷为清歌,只因这孩子自懂事了便给自己取了个昵称,便是清歌。还说:“道隐无名,大音希声,至理希夷,清歌唯心。”
至今数年,也都喊习惯了,见他连道号都取这个名儿,倒也随他去。
其实张三丰虽遗憾小徒弟将来无法给他生个徒孙,心中却十分高兴有弟子能真正继承自己的衣钵。平日不强求,也是因前面几个徒弟于道家一途天赋实在有限,心中所思也多半不在此,故而他也从不抱有期望,也遵从缘分,一概不强求。但是小徒弟清歌天赋出众,又向道之心坚定,实乃良美材。
武当事务渐定,俞岱岩受伤和张翠山失踪的影响渐渐消失,张三丰见浪清歌年岁已大,人又懂事能干,便将人带着一起下山去了。
武当山大小事务本就是七侠打理,张三丰也从未考虑过再度接手,现在山上的五人被武当事务绊住手脚,张三丰决定带着小徒弟下山去寻找能真正医治俞岱岩的名医。
一路上,张三丰走得并不快。虽是行走,路途之中并未放松对小徒弟的教养,他于道家典籍熟记于心,讲解自然无需书本,皆是信手拈来。讲解的内容也不会深奥难懂,道之理皆蕴含在普通简单的话语之中,学习无需书本,一日里也能习得许多。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浪清歌觉得,虽然自家师尊倦收天活的年岁要比张三丰长上许多,但是真正相比较道家典籍的理解透彻度,可能会稍逊一筹。因苦境漫长的生命让太多人没了紧迫感,而这个世界,哪怕你已经踏入先天,所拥有的时间也少的可怜。当然,这样的情况与倦收天早早踏入先天,已经有了自己的道路,不必借鉴他人之思也有关系。
但是,这也说明了,张三丰之能为。很少有师傅,是自己将那浩如烟海的典籍吃透,反过来以简单明了的方法与徒弟讲解的,除了浪清歌自己本身绝高的领悟力有关,更多的是张三丰对于小弟子的细心栽培和耗费心血的爱护。
同时,他也不仅仅教自己弟子典籍,江湖之事也夹杂在之中,武学方面亦未放松。
武当九阳功。
浪清歌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很诧异了一下。以九阳为名有什么特殊地方?后听张三丰讲述了武当九阳功的来历。
张君宝少年云游历练之时,曾拜少林一位高僧为师,因缘际会曾和郭襄、无色禅师一起听闻其背诵九阳神功。三人悟性和思维不同,对于匆忙而记下的九阳神功自然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故而分别造就了武当九阳功,峨眉九阳功和少林九阳功。
“那师傅可曾想过将各家九阳和而归一,再现九阳神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黄易天地【xhytd.cc】第一时间更新《[综武侠]道尽清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