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易天地

第十章 县太爷很好奇

梁家戏台。

伶人一袭白色褶子衣,款袖轻动,捏着手指,悠扬地唱着:“千里姻缘一线牵,伞儿低护并头莲。西湖今夜春如海,愿似鸳鸯不羡仙……”

梁恒、尘娘坐在戏台之下,听得入神。

梁逢阳脚步匆匆,走至梁恒身后,俯身说:“父亲,去请顾举人的下人带回消息,说顾举人入了城。”

“哦,可打听到去谁家了?”

梁恒有些意外。

梁逢阳微微摇头:“正在打探。”

梁恒看向戏台,嘴角含笑:“《白蛇传》前两场戏排演出来了,总需要邀请顾举人来一趟。”

梁逢阳答应着,刚想离开,就有下人走来。

“李知县李老爷来了。”

“知县不是老爷,是太爷!”

梁恒起身,对梁逢阳纠正道。

梁逢阳苦涩地点头称是。

自明朝开国以来,大明皇帝朱元璋就十分重礼仪规矩。

什么官穿什么衣服,打什么补子,白天怎么穿,睡觉怎么穿,就连百姓、商人穿着、所用颜色、所用器具、所乘交通工具等都有规定。

这些规定确定了,自然不会放过民间“僭称”问题。

比如宋代老百姓习惯称官员为“官人”,不会称官员为“老爷”或“大人”。如果你在宋代遇到包拯喊一声“包大人”,估计老包的脸会更黑,说不得踢你两脚。

因为宋代“大人”只是指父亲,见人喊大人和喊爹没啥区别……

官称“大人”之风起于元朝。

在明初,估计是“大人”、“老爷”、“官人”之类称谓太混杂,“僭称”时有发生,朱元璋整饬称谓,确定规矩:

知县叫太爷,知府叫太尊,巡按御史叫大马台,行人司司正比较猛,叫大天使……

当然,这些称谓并没有深入人心,民间称谓依旧混杂。

梁恒曾经在元朝当过官,知道与官府打交道务必小心,不能有半点僭越,半分破绽,亲自出门迎接县太爷李义。

李义身着一件宽松便服,手持一方裂了三道口子的蒲扇,见梁家老人出来,连忙上前作揖:“梁老,我又来叨扰了。”

梁恒作揖还礼:“县太爷亲至,梁家蓬荜生辉,里面请。”

李义欣然走入梁家。

落座,奉茶。

李义寒暄两句,直言:“梁老在前元时治学十年,学问精深,桃李天下。如今新朝峥嵘,正是朝廷用人之时。在下想请梁老再次出山,入县学传学问、掌教诲。”

梁恒嘴角微动。

朝廷用人?

当真要用人,就不应该取消科举吧?

没了科举,等于断绝无数读书人的生路,读书人再难有出头之日,只靠着举荐一条路,呵,怕会养成“拿你钱财、送你入官”之风。

梁恒推脱:“县太爷盛情相邀,梁某本应鞠躬尽瘁。然岁月不饶人,我老了,已是过一甲子之人,纵是有心,这身子骨也无力教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天空小说网】《岁岁平安》【书彤网】《惊悚乐园》《从盒而来》《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奇书小说网】《好男人系统[快穿]》《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新黄易天地【xhytd.cc】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倒拔三国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最狂上门女婿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臭县令朕怀孕了带着美女闯三国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HP)Forgive清末土司王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金玉满唐谍海无名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明末:边军不退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大明风流我在水浒做奸商乱世种田日常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谍战风云录:大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继兄不善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我家娘子太体贴朕,乃万岁!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唐小说家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