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易天地【xhytd.cc】第一时间更新《抢救大明,从安排魏忠贤开始》最新章节。
“哈哈哈~干~”
“干~”
“干~”
主座朱纯臣,接下来是徐希皋和张维贤,依次坐着的是丰城侯李承祚、成山侯陈国柱、安远侯柳祚昌、恭顺侯吴汝荫、宁阳伯陈光裕、安乡伯张世恩、遂安伯陈玮、广宁伯刘嗣爵、阳武侯薛濂、保定伯梁世勋,基本都是靖难之役的功臣。
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堂外的庭院里摆了十多桌,同样是气氛热烈。
“仅一日,粮价翻番,依我看,五倍可期。”
“不可能,今日没人弹劾,明日必有人啰嗦,但是粮食紧缺,两倍保底。”
“是啊,京城八成粮食都在我等手里,说缺粮,那就一定缺粮,低于两倍,绝无出售可能。”
李守锜听着众人议论,只觉得满嘴苦涩,全无发财的喜悦。
别看这群人高谈阔论,但是一百五十余年下来,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姓氏,唯有大堂里的诸人不变。
爵位才是根本啊。
现如今,他就指望着几个进了京营的儿子能把爵位重新挣回来,好重新回到大堂里去。
那里才是富贵的保障。
不得不说,老朱家还是讲信用的,只要不造反不犯罪能生儿子,勋贵真的是与国同休。
就是工资有些低。
当然,大明朝上下的工资普遍低。
工资不够花怎么办?
搞兼职啊。
他们不是五军都督府就是京营任职,手底下大把的精壮汉子可用。
操练?
不存在的。
拉出去包工程。
工程总是有限的,没活了怎么办?
拉出去种田。
地主家把田租给佃户还要分成,雇佣长短工要给工钱饭食,他们全无这样的烦恼。
国家的兵,管吃管住有军饷,零成本。
赚麻了。
田越来越多,粮食越来越多,靠拢过来的大小地主越来越多。
朝廷仓库里的粮食当然是最多的,但是这些粮食各有去处,能够进入市场的也会经过他们的手。
不知不觉,这群人就垄断了京畿地区的粮食市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大明汉高祖》【推文君】【晴天小说网】《少女的野犬》【重生流小说】《无限公路就业指南》《我有一枚命运魔骰》《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